今晚8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三集在央视播出

今晚8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三集在央视播出

2022-05-18 17:54:10 编辑:潘雪茹 来源:CCTV国家记忆
评论:0 点击量:0

由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与央视联合拍摄的袁隆平纪录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今晚8点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播出第三集——《神奇稻种》

面对国外高额酬金,他回拒: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国!

1970年,周恩来总理让湖南省委的领导把袁隆平的关注带到湖南省第二次农业科学技术大会。会上,湖南省委领导破例邀请袁隆平介绍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情况,还向袁隆平透露道,周恩来总理希望杂交水稻能够继续研究下去。

这给袁隆平留下了一生难忘的记忆。

在《袁隆平口述自传》里,他这样说道:“这真是雪中送炭,使得孤独前行的我们,在一片阴霾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

1970年秋,袁隆平带着两位助手李必湖和尹华奇奔赴海南岛最南端的育种基地——南红农场,寻找合适的不育野生稻。

驻扎南红农场后,袁隆平立即开始了雄性不育秧苗的试验。然而,秧苗移栽不久就遇上台风,海水倒灌,三人通力抢救才将材料保存下来。

袁隆平意识到,光靠寻找和培育材料还不够,随后他带着多年的试验数据进京,向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求救。助手李必湖继续带领大家在海南寻找不育的野生稻。

1970年11月23日,李必湖与农场技术员冯克珊照例来到南红农场。在一片杂草中,他们拿着放大镜一株一株仔细查看,突然,一株长势异常的野生稻映入眼帘。

李必湖 袁隆平的学生:

二十分钟以后,我就看见发现,在我观察的三米处,有三个稻穗的雄花是异常的,第一是细瘦,第二是乳白色。普通野生稻的雄花是肥大、鲜黄色的,一下就发现了。

李必湖迫不及待地给袁隆平发电报报喜。袁隆平连夜赶回海南,第一时间来到实验室,采集了稻穗上尚未开放的小花朵,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碘败花粉粒。袁隆平确定这就是他寻找多年的稻种,他抑制不住兴奋和激动,当即将这株野生稻命名为“野败”,即花粉败育型野生稻。

1971年,袁隆平和助手们以“野败”为母本,培育出五粒金灿灿的杂交种子,后来又用这五颗种子培育出了两百多粒杂交稻种,最终确定了“野败”的百分之百雄性不育性状。

1972年,袁隆平带领团队加紧步伐,杂交稻种长势十分喜人,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迎接大丰收的时候,试验田里的杂交稻根本没有增产现象,稻草倒是比平时多了七成。

此时外界指责声不断,但袁隆平很快找出问题,明确了改进方向,并在1974年培育出了著名的“南优二号”。之后两年,“南优二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幅度全部在20%以上。

与此同时,散落到各地的200多粒“野败”的第二代种子也开花结果。

广西协作组的张先程利用一公斤野败的种子,率先测配筛选出三系中的恢复系。

江西协作组的颜龙安以“野败”为母本,育成的“珍汕97a”雄性不育系成为中国应用时间最长,选配组合最多,适应性最广的不育系。

福建协作组的谢华安根据袁隆平“三系配套”的技术路线,育成了杂交组合“汕优63”,创造了推广速度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等世界稻作史上的几个第一。

这次全国协作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

在“三系配套”成功后,袁隆平从海南返回湖南,他刚下火车,一个噩耗传来,他的父亲袁兴烈已经在重庆病逝了。

杂交水稻增产的梦想虽然已经实现了,但因多年在外工作,他未能好好陪伴父亲。未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成为了袁隆平终生的遗憾。

1979年4月,袁隆平受邀到菲律宾参加国际水稻科研会议,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

初露头角的袁隆平吸引了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目光。

黄渊基 袁隆平的学生:

那个时候国际水稻研究所在菲律宾,菲律宾的研究所领导是中国人,要留袁老师。他说,老袁,你到这里来算了,每个月给你5000美金。袁老师这么讲,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国,到国内发展,我不能到你这来。

高额酬金并没有动摇袁隆平的赤子之心,他深知个人的命运必将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1981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上,杂交水稻科研组二十多人以及袁隆平被授予特等发明奖。

也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把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与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并列为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

袁隆平感觉到,属于他、属于全国奋斗在籼型杂交水稻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的春天到来了。

敬请收看今天(5月18)20:00

CCTV-4《国家记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神奇稻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五集,五月十六日至五月二十日,每晚八点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播出。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先看!


视听海南台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