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贵州?
祖国的西南
有一个以喀斯特地貌闻名的地方
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晴天阳光会穿过梯田上的轻雾
公鸡打鸣声里炊烟袅袅升起
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雨天水滴从老房的砖瓦上滑过
人们会晚起
一阵清新的空气里
是茶叶和泥土的香
这里是贵州
这里的乡愁是大簸箕里装着的辣椒
是一挂就是四季的腊肉
是爸爸妈妈和我们的美好时光
村民在铜仁市玉屏县亚鱼乡亚鱼村晾晒辣椒。新华社发(胡攀学 摄)
这里是贵州一别数年,刮目相看
明天这里有件大事,让全球大数据“向东看”——
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在贵州贵阳开幕
这是
全球大数据领域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
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
2022年5月26日,工作人员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观看LED显示屏。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这次会议的很多成果或将改变你我的生活……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是贵州?
很多人反问为什么不能是贵州?
答案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里
贵在奋斗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
500多年前,面对黔道之艰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发出这样的叹息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
对于贵州而言是上天的馈赠也是发展的羁绊
不服命运的贵州人选择了奋发有为
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贵州北盘江大桥。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一座座架设在高山峡谷间的大桥
让“地无三尺平”的黔贵大地
成为“高速平原”
成为了一座“世界桥梁博物馆”
开放的格局就此打开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黔粤班列……
2022年5月20日,黔粤班列“遵义号”在贵州遵义阁老坝站等候发车。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连接RCEP国家、
粤港澳大湾区、
北部湾等区域性国际货运枢纽格局初步形成
在黔南州平塘县国之重器“中国天眼”仰望苍穹
不断探索着星空的奥秘
也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一颗颗科学的种子
位于黔南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变化还不止于此诸多优势
让贵州成为全球集聚大型
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
万余家企业正在推动数实融合的大变革
2月25日拍摄的贵阳黔春立交桥夜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数博会
让这个曾经的“数据的山坳”
成为了数据的海洋数据“下田”,
“犁”出希望农场数据“进厂”,
“变”出数字车间数据“入户”,
造出“数智”生活
数据之治激发现代化活力数字化浪潮澎湃在黔贵大地
很多人感慨贵州之变在数据,更在理念——
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
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贵在传承
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多民族生生不息
黔东南州镇远古城㵲阳河上的一座古桥。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历史沉淀的古城
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便是最好的见证
遵义老城的一角一座
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
记录了历史的转折
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景区游览。新华社发(罗星汉 摄)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迎来了历史性的关键转折
红色基因写在黔贵大地不忘历史、
感恩奋进的贵州人选择了接续传承
今年五一假期遵义会议纪念馆
一位游客参观后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秘境黔东南疲惫心灵的栖息地
火爆全网的“村BA”“村超”从这里发源
3月27日,贵州“村BA”总决赛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贵州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现场。周光胜 摄
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于此
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上千座吊脚楼从山顶延绵到山脚
犹如一颗颗黑宝石镶嵌在青山绿水间
苗侗同胞世代生活于此,发展于此
蜡染、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在乡村振兴中焕发生机
黔东南州榕江县塔石乡乌吉苗寨村民在制作蜡画。新华社发(宋朝晖 摄)
贵在守护
“要问天下多少山,一半跑到贵州来”
“无水不成景,有水景更秀”
贵州是山的王国,水的世界
念山念水的贵州人选择了记住乡愁
让一个没有海的地方处处有“海”可观
连片的樱花园“花海”
湄潭万亩“茶海”
翠绿的赤水“竹海”
与连绵的“山海”
相互交融一幅绘满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多彩画卷
在贵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月光下的“万亩茶海”。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世界自然遗产荔波小七孔景区
迈向世界级风景区的黄果树瀑布……
人在景中游,景因人灵动
游客在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游客在黄果树大瀑布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乌江边上曾因重度石漠化
被列为人类不宜居住之地的化屋村
已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贵州一怪,辣椒是菜”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在贵州人饮食里酸与辣是舌尖上的记忆
这也像极了贵州人性格风风火火、爽朗率真
黔东南州麻江县一食品公司生产车间的酸汤。新华社发(杨武魁 摄)
如今
贵州正用实际行动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不断诠释着优良生态环境
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
有人发现
把“贵”字拆开
就是“中国的一个宝贝”
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这个多姿多彩的“宝藏省份”
正在数字化浪潮中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迈向又一次蝶变
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
体现贵州特色服务
国家全局的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之路
贵安新区樱花园。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 一年一端午 一岁一安康 假日保安康 海南加大各交通枢纽运力投放2023-06-22
- 一年一端午 一岁一安康 海南北部地区高温为主 全岛午后多雷雨2023-06-22
- 海南“举办活动+发消费劵” 全面提振消费市场2023-06-22
- 海南将推行电动自行车综合管理改革 对库存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赋码管理2023-06-22
- 海南自贸港首票法国小麦进口通关完成 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2023-06-13
- 海南全面开展高速沿线景观风貌排查整治2023-06-13
-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展走进屯昌 践行艺术赋能乡村振兴2023-06-13
- 2023年海南省普通高考评卷工作访谈节目将于今晚8点在海南新闻频道播出2023-06-13
- 海口:整治小区违规广告牌 建立清单化治理台账2023-06-13
- 2023海南高考阅卷工作有序开展 预计25日左右公布成绩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