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抢先看!第38期《乡村振兴电视夜校》7月18日晚播出

内容抢先看!第38期《乡村振兴电视夜校》7月18日晚播出

2022-07-15 18:09:12 编辑:郑裕娇 来源:海南广电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
评论:0 点击量:0

《乡村振兴电视夜校》第38期将于2022年07月18日20点在海南经济生活频道、20点30分在三沙卫视,2022年07月24日16点10分在海南卫视播出,大家也可以从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官网下载“视听海南”手机客户端同步进行收看。

夜校开讲啦

海南的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目前约有800万亩,是传统主要产业。橡胶林下土地资源丰富,发展好林下经济,能帮助种植户增加产值,所以种什么,发展什么,就至关重要。为此,一群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希望能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带动种植户共同富裕。本期《乡村振兴电视夜校》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管理处处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场长 王秀全,为大家讲一讲橡胶林下经济发展都有哪些新模式,好办法。

王秀全介绍,在橡胶林下经济的主导模式是林下种植,即林下间作。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橡胶-香蕉”“橡胶-辣椒”“橡胶-益智”“橡胶-咖啡”等传统模式,以及“橡胶-柊叶”“橡胶-魔芋”等新模式。

经过长期研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探索出胶园全周期间作模式,这也是一种更适宜开展林下经济的新模式。此外,林下养殖业、林下采集业,林下旅业等,也需要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探索,争取将好的林下经济模式尽可能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发挥这些模式的真正价值,带领海南种植户实现共同富裕。

访谈环节

·橡胶林下种植粽叶 复合生态助力振兴

目前,胶园大多还是采用传统模式种植,林下作物除了大家熟悉的南药益智,还发展了一些新的间作物。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郑定华将带大家探索传统模式胶园下的致富“金叶子”。

郑定华介绍,在橡胶林下发展柊叶种植这种复合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柊叶的种植难度不高,操作相对简单,节省人力及时间成本,相比于传统的间作模式是更值得推广的橡胶林下经济模式之一。

采用林下间作柊叶的模式,每年2次收成,胶园每亩增加产值2514元,农户收益明显提高。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科学发展路子,更好地促进产业兴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林下经济创新模式:全周期间种咖啡 全方位助农增收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全周期种植模式打开了胶园致富的“突破口”,接下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艺师 陈俊明和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沙分公司生产部副部长 李可志将在夜校课堂介绍这种让胶农朋友们看到致富新希望的全周期种植模式。

全周期间作模式,即指从橡胶树定植后到更换新一批橡胶树时,均可以开展间作生产的间作模式。而咖啡的经济寿命大概在20年左右,正好符合全周期胶园光照条件较好的时间段,因此,“橡胶+咖啡树”的种植模式,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林下经济搭配模式。

此外,陈俊明表示,选择咖啡成为林下间作物,首先可以利用宽窄行种植保证橡胶产量,增强抗风性,其次,咖啡本身根系娇嫩,在胶园间作也可以很好地保障咖啡的生长,可以大大提高胶地的综合收益。

·林下经济新模式:因地制宜 “长短结合”促发展

全周期种植模式,让更多高经济价值的作物走入胶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副研究员 黄坚雄和东方市海胶广坝分公司八队队长 何小庆将在夜校介绍间作物里的“新法宝”。

黄坚雄介绍,他们选用树干较小、较为直立、分枝较少的“热研7-20-59”和“热垦628”品种,在保障橡胶产量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的种植养殖等产业,最大化地利用胶园林下的空间、土地资源及光热资源,来提高胶园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何小庆也表示,海胶广坝分公司将与热科院橡胶所通力合作,科学改进橡胶种植方式,并通过在林下种植甘蔗,形成长短期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让海胶广坝分公司、生产队、农户的经济收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带领乡亲们在致富之路上越走越宽。


视听海南台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