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动物之海南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属哺乳纲,灵长目,长臂猿科,长臂猿属,民间称为乌猿,是海南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头上长有一顶“黑帽”,是海南岛真正的原住“居民”,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种,目前只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在2002年第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上,确定海南长臂猿位列世界极度濒危灵长类第1位。
形态特征:外形似猴,但没有尾巴。寿命40岁左右,成年体重10公斤左右,一般以5-10只的家庭群为活动单位,家族式生活。8岁左右性成熟,妊娠期7-8个月,每两年左右繁殖一次,一般每胎产1仔。海南长臂猿刚出生时毛发是金黄色的,6个月左右毛色开始变黑,性成熟时毛色才渐分雌雄。成年的雌猿雄猿毛色相差很大,雄性通体黑色,雌性全身金黄。
生活习性:海南长臂猿的声学结构与其它猿类不同,每天清晨猿群开始第一次鸣叫,声音高亢洪亮,它们以此来标志领地,监测人员就是通过此习性开展长臂猿种群数量的调查。每个猿群的活动范围大多在2平方公里左右。海南长臂猿以野荔枝、大果榕、岭南山竹子、乌墨、肖蒲桃、红椎、秋枫等130多种植物的果实和嫩叶为主食,最爱肉厚多汁的果实,偶尔也会觅食鸟蛋。海南长臂猿为树栖动物,活动与觅食均在树冠层中。
保护成效:为了保护海南长臂猿,198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霸王岭省级保护区,当时仅存有2群7-9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严格的保护和生境修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现已达到4群29只。
海南长臂猿。陈庆 摄
- 海南:“筑巢引凤”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前7个月实有市场主体增速居全国第一2020-08-31
- 海南两案例入选全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2020-08-31
- 海南省首票期贷保税交割原油顺利出库2020-08-31
- “中国洋浦港”跨入10万吨级油轮“俱乐部”行列2020-08-31
-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海南2020-08-31
- 最高可罚100万元《三亚市餐厨垃圾管理规定》10月1日起施行2020-08-31
- 自贸港飞机租凭“首单”!合同总金额约2.4亿元2020-08-31
- 海南潮 “单一窗口”——如何让贸易投资更加自由便利?2020-08-31
- 海南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20-08-30
- 海南发布民营企业百强名单 77家三大主导产业企业入围百强榜单20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