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logo
爱京访名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金翔龙:海南发展海洋经济具备独特优势

爱京访名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金翔龙:海南发展海洋经济具备独特优势

2019-03-27 16:55:08 编辑:王彬彬 来源: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

海南网台、视听海南客户端3月27日消息(记者 陈爱京 潘家仑 王昌运)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以“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为主题,举办近60场分论坛和相关活动,深入解读宣介中国内外重大方针政策,进一步展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和行动,提振世界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在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陈爱京和摄像团队,报道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日程安排和数十场分论坛议题。

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的嘉宾超过2000人,包括各国元首、国际组织负责人、商界领袖、专家学者、媒体精英等。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全媒体特别报道,《爱京访名人》栏目精心策划系列专题节目,邀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的多位嘉宾,对话政商领袖,畅谈论坛议题,建言海南发展。

与名人对话,与时代同行,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高端访谈栏目《爱京访名人》,常年对话“政商领袖、两院院士、奥运冠军、文艺名家”,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矩阵刊发,面向全国播出。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主持人陈爱京向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金翔龙汇报专访内容。

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爱京访名人》栏目创始人、制片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陈爱京和摄像团队,独家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海底科学奠基人之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金翔龙。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多辆转播车

在《爱京访名人》节目中,金翔龙院士表示,海南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可以推动海洋事业和其他各类事业协同发展。

金翔龙,1934年11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海底科学奠基人之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近海物质输运与环境综合管理院士工作站首席科学家。

1952年金翔龙从南京市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地质学院;1956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出国预备部学习;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工作;1985年调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1990年代表中国接受联合国对中国东太平洋矿区申请的技术审查;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同年,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海洋局首批开放性重点实验室正式批准成立。2015年6月海岛中心院士工作站成立,金翔龙被聘为工作站首席院士。

金翔龙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底构造与海洋地球物理,致力于研究海洋石油的勘探,中国边缘海的海底勘察,渤海、黄海、东海的地球物理探测。

金翔龙院士指出,作为我国受权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深远海优势。为此,金翔龙院士建议,海南发展海洋经济有独特优势,国际旅游岛旅游业+商贸都要相应发展,积极拓展与内地的交通物流建设。

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在接受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陈爱京专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金翔龙强调,海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以海洋为载体的海上贸易横跨古今,推动了各国的经济交往,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海南应继续扩大开放,拓展海洋领域国际合作。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博鳌亚洲论坛东屿岛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