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logo
爱京访名人|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围绕大局 服务中心 立足基层 承古颂今

爱京访名人|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围绕大局 服务中心 立足基层 承古颂今

2024-04-22 18:30:25 编辑:向贤莉 来源:海南广电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

       ↑视频:陈爱京对话李培隽、蒋有泉、肖良平

海南网台、视听海南客户端4月22日消息:(记者 陈爱京 贝宇佳 叶宇诚)与名人对话,与时代同行,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高端访谈栏目《爱京访名人》,常年对话“政商领袖、两院院士、奥运冠军、文艺名家”,在中国IPTV—海南、央视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矩阵刊发,面向全国播出。

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从皇家园林到平民宅邸处处少不了楹联,人们把所有的庆贺、祈盼、思念和祝福之意都浓缩到一副副楹联中。2006年5月20日,中国楹联学会申报的“楹联习俗”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走出了国门。2024年11月,将迎来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四十周年。

岁末年初,楹联成为了热议话题。为此,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高端访谈栏目《爱京访名人》紧密对接、精心策划特别节目,专访中国楹联界的领军人物和楹联学家,解读楹联里的中国。

2024年2月29日上午,《爱京访名人》栏目摄制组应邀走进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3号玉泉大厦的中国楹联学会。

《爱京访名人》栏目创始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一级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陈爱京,独家专访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蒋有泉、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肖良平。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一级播音员主持人陈爱京对话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

李培隽介绍,中国楹联学会系由中国文联主管、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成立于1984年11月。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1000多个地、县、乡成立了楹联组织,形成了一支拥有百万名各级会员的楹联队伍,其中国家级会员达26000余人、团体会员700多个。

中国楹联学会

第一、二届会长魏传统

第三届会长马萧萧

第四届会长顾平旦

第五、六届会长孟繁锦

第七届会长蒋有泉

第八届会长李培隽

在接受主持人陈爱京访谈时,李培隽表示,中国楹联学会始终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立足基层,做好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以楹联普及和提高为抓手,抓好中小学楹联教育,着力于基层楹联文化建设。

李培隽介绍,中国楹联学会拥有一大批楹联艺术家、楹联理论家、楹联书法家及楹联活动家,声名远播。2006年,国务院将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中国楹联学会被国家民政部评选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李培隽,1956年出生,祖籍扬州,出生镇江。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艺术管理研究生班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处长、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巡视员。中国楹联学会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第八届理事会会长(兼秘书长)。

2019年12月26日,中国楹联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李培隽当选为第八届理事会会长(兼秘书长)。

近年来,中国楹联学会与人民日报·人民周刊主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楹联书法展;连续三年推出“楹联上太空”活动;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建中国楹联馆;广泛开展楹联进社区、楹联进街道、楹联进厂矿、楹联进农村等活动。

2020年10月19日,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名誉会长蒋有泉等领导共同为“中国楹联馆”揭牌。

李培隽强调,经过十几年试行,中国楹联学会通过了《联律通则》,从2024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近年来,中国楹联学会还完成了中宣部布置的为全国时代楷模、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等撰联、书联千余副,与《党建》杂志共同举办了三届“把楹联写在党旗上”的全国征联大赛。自2005年开始,中国楹联学会与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家图书馆、中华诗词学会一起,连续多年主办海内外春联征集、书写活动,并为中央电视台春晚和元宵晚会提供所需春联和灯谜等。总结推广“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活动的经验。出版发行了《中国对联集成》、《清联300副》等大型专业书籍多种。

李培隽专著《文履墨痕——李培隽诗词联墨集》

在接受陈爱京专访时,李培隽表示,在新时代,要用楹联歌颂新时代,把时代精神、人民的精神面貌,通过楹联艺术形式反映出来。

近年来,李培隽曾担任《中华情——全国书画征集巡展》《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等全国性书画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为第四、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监审。

在工作之余,李培隽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多年,作品以楷书、行书见长,其书风疏朗峻爽,潇洒流畅,笔墨纵横之间以抒情达意。多有作品参展、获奖、勒石、收藏。出版《中国古代圣贤箴言系列碑版字帖事业篇》、《中华蒙学精选正楷字帖千家诗》等硬笔书法字帖30多本,著有《文履墨痕——李培隽诗词联墨集》。

李培隽楷书楹联书法作品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一级播音员主持人陈爱京对话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蒋有泉

蒋有泉先生是一位楹联学家,1945年12月26日生,浙江宁波奉化区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讯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曾任新华社校对中心主任、中广联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楹联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兼秘书长)。

现任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野草诗社名誉社长、理事长,中国楹联学会传统文化研究院学术顾问等。

公开发表诗词、楹联作品千余首(副);多次组织全国性诗词、楹联、书画大赛;编辑出版诗词、楹联、书画作品集多种;为“诗词中国”总评委、“百诗百联”总评委。

2014年9月21日召开的中国楹联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有泉当选为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兼秘书长)。

2010年1月,中国楹联学会被国家民政部评选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自2002年起,蒋有泉在中国楹联学会工作至今,见证了中国楹联学会近些年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平时,他常为机关、企业、学校及诗社讲授诗联知识。蒋有泉表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40年来,立足传承和发展,抓好普及和提高各项工作。

2014年1月,时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在国家图书馆作“楹联里的元春佳节”专题讲座。

蒋有泉曾策划组织“迎香港回归全国楹联大奖赛”,兼任终评评委,所评出108副获奖作品,全部被《人民日报》刊用。主编《华夏之光》楹联集,在全国公开发行。组织策划“龙腾盛世”全国书画大奖赛、“纪晓岚逝世200周年”全国楹联大奖赛、“长江颂”全国诗词楹联大奖赛等多项诗词楹联文化活动。

2014年1月8日,“锦屏诗雨——全国书法名家合书蒋有泉绝句一百首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举行,中国楹联学会主办。展览以书写蒋有泉一百首绝句为创作主题,旨在倡导书法作品的文学内涵。

本次展览特邀100名全国书法名家(含中国书协理事及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各地书协负责人及创作骨干、高校书法教授、国展获奖书家、中国书协会员等)创作一百幅以蒋有泉一百首绝句为内容的书法精品参展。

在访谈中,蒋有泉还谈及近年来自己诗词和楹联的创作、展览、出版等情况。自小好文学,少年习作诗联。大学毕业工作后,公开发表诗、联作品。作品被《全球汉诗三百家》、《中华诗词大全》、《当代中华诗词选》和《中华经典诗篇》等诗词专著收录。作品和事迹入编入编《中国当代楹联艺术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

关于楹联创作过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蒋有泉强调,第一,主题必须光明正大、健康向上;第二,必须符合格律;第三,要运用形象思维;第四,修辞要讲究、要到位;第五,最好用新的角度、新的切入点和新的意境撰写楹联。

蒋有泉草书楹联书法作品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一级播音员主持人陈爱京对话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肖良平

在与主持人陈爱京的访谈中,肖良平介绍楹联的起源、演变发展、古代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全国楹联组织概况、中国楹联学会成立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等。

肖良平,1964 年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1982 年参军入伍,2003 年起供职于中国楹联学会,历任秘书、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第八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

肖良平协助参与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在海内外有影响的楹联书法活动。上百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获奖三十余次。在各种楹联书法专辑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三百余副。1989年创作的“创千秋伟业;垂万古英名”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并选入《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书法珍品集》;200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所创作的楹联书法作品被毛岸青、邵华夫妇收藏;还有作品被“翰园碑林”珍藏和海内外许多单位和个人收藏。

楹联(对联)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桃符习俗,即古代悬挂桃木驱邪的民俗,并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演变为独立的文学形式。

肖良平介绍,周朝时就有了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形成对联的前身。西晋时期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并在五代时期出现最早的春联。宋朝、元朝时,桃符向着对联转变,直至明朝开始普及,并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达到兴盛时期。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皇帝孟昶(919年-965年)亲笔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乃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在访谈中,肖良平表示,楹联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近些年来,我国楹联文化事业稳步、有序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新进展。

肖良平还特别介绍,中国楹联学会的国家级会员目前已有24000多人,加上各省市县楹联组织的会员,大约有200多万人。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的楹联文化活动非常丰富。

2024年11月,将迎来中国楹联学会成立40周年。肖良平透露,中国楹联学会要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还要成立中国楹联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筹备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好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并适时召开中国楹联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

肖良平主编《清联三百副书法集》

肖良平自幼喜爱楹联书法艺术,得到了马萧萧、孟繁锦等著名楹联家、书法家的指教。1993年成功举办了个人书法展,沈鹏、孟繁锦先生分别为其题写了展名。其功底深厚,字体凝重,线条洗练,书风纯正,气韵生动,受到名家一致好评。

肖良平书法作品

肖良平传略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世界艺术家英汉大辞典》、《走向世界的中国——专家篇》等。出版《肖良平书法艺术》。荣获过中国青年书画家百杰和弘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陈爱京对话李培隽、蒋有泉、肖良平”更多访谈详情,请观看本期《爱京访名人》节目视频。

与名人对话,与时代同行。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爱京访名人》栏目,常年对话“政商领袖、两院院士、奥运冠军、文艺名家”,在中国IPTV—海南、央视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海南客户端、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头条号、海南声屏报、哔哩哔哩等全媒体矩阵刊发,面向全国播出。

【主持人手记】

楹联艺术的传承与时代对话

两行字纳千年韵,一副联涵万古情。在2024年迎来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2024年2月29日,我率领《爱京访名人》栏目摄制组,专程走进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3号玉泉大厦的中国楹联学会,独家专访中国楹联学会第七届会长蒋有泉、第八届会长李培隽、常务副会长肖良平。

我从事书法、国画、诗词、楹联创作多年,2005年我曾在海口市专访过孟繁锦会长,并向他请教楹联创作问题。此次专访,也是我加入中国楹联学会后,第一次到访学会的办公驻地,三位学会领导热忱欢迎我和摄制组一行。

办公室内,中国楹联学会会徽高悬于墙,赫然醒目。孟繁锦老会长的书法楹联“撑天挂地两行字,纳古涵今一副联”与李培隽会长的多副楷书楹联和横幅书法作品,挂于办公室墙上,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摄像师和灯光师调试多个摄像机位与灯光后,我与三位学会领导分别在沙发落座,展开了关于楹联艺术和学会发展的深度对话。两个多小时的访谈结束后,三位会长分别赠予我《联律通则》《李培隽诗词联墨集》和《清联三百副书法集》,这些书籍既是学会的智慧结晶,又是楹联艺术薪火相传的见证。

在中国楹联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我策划、主持此次系列访谈节目,并撰写多副楹联和诗词作品,献礼中国楹联学会四十周年庆典。

祝愿中国楹联学会继续书写辉煌,愿楹联艺术继续“撑天柱地”,让楹联文化薪火永传,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楹联

上联:联韵传千古

下联:文心映九州

 

上联:对句承国粹

下联:楹联继世风

 

上联:墨香凝雅韵

下联:联语寄深情

 

上联:楹联妙笔书盛世

下联:国粹新篇颂太平

 

上联:千年对句藏风雅

下联:一脉文心继古今

 

上联:楹联妙笔书盛世

下联:国粹新篇颂太平

 

上联:两行文字传薪火

下联:万副佳联映古今

 

上联:对仗工稳承古法

下联:意境悠远启新篇

 

上联:楹柱高悬,纳古涵今传雅韵;

下联:联坛盛会,撑天挂地聚英才。

 

上联:四秩耕耘,联墨飘香扬国粹;

下联:两行璀璨,诗书焕彩耀文光。

 

上联:对句求工,平仄相谐成妙笔;

下联:联心寄远,古今融汇见真章。

 

上联:纳古涵今,一副联藏天地气象;

下联:承前启后,两行字铸时代精神。

 

上联:楹柱擎天,两行字写尽山河壮丽;

下联:联坛筑梦,四十载传承国粹精华。

 

上联:四十年风雨兼程,联坛薪火相传远;

下联:千百载文章焕彩,墨海波澜继世长。

 

五言绝句

《中国楹联学会赞》

楹柱两行字,

联坛四十春。

墨香传雅韵,

国粹焕新辰。

 

五言律诗

《楹联学会访谈记》

联坛逢盛事,访谈意悠长。

四秩耕耘路,千秋翰墨香。

对句承古法,挥笔写新章。

国粹传薪火,文光耀八方。

 

七言绝句

《赠楹联学会诸贤》

两行字里见乾坤,

四十年来铸联魂。

墨海文光传雅韵,

擎天挂地耀国门。

 

七言律诗

《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誌庆》

楹联学会聚群贤,四秩风华锦绣篇。

魏马孟蒋传薪火,诗书画印润心田。

申遗功业垂青史,创作真经启后研。

两行字纳古今韵,一副联擎天地间。

 

初稿撰于北京玉泉大厦

二稿改于北京—海口航班上

三稿改于海口艺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