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海南岛丨海南粽子最全大盘点来了,你最“粽”意哪一款?
2024-06-08 10:10:40 编辑:马樱函 来源:海南广电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综合
你印象中的海南是什么样?
是成片的椰林,湿润温柔的海风?
是人声鼎沸、充满烟火气的老爸茶馆?
是阿婆卖的绿豆汤、文昌鸡排挡
……
那些记忆中熟悉的味道
藏在街头巷尾之中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
是城市记忆的载体
记录着海南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微信公众号
推出专栏“中国有个海南岛”
关注海南自然人文风貌、吃喝玩乐
多方位深度挖掘海南美
每到粽味飘香时,恰是端午好时节。端午食粽的风俗,在中国流传千年,盛行不衰。海南对粽子可谓是一“粽”情深,鲜肉、蛋黄、鸡肉、斑兰、红豆、瑶柱……在琼岛,各色的食材被包入粽叶,五彩斑斓的生活跃上舌尖。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海南各地的特色粽子,看看你最“粽”意哪一款?
定安黑猪肉粽
定安粽主要分为糯米粽和籼米粽两种,一般选用七分瘦三分肥的本地黑猪肉,并用盐、香料等调料调制好,再加上有奇异香味的柊叶、火山地区产的富硒米、红土泥腌制的咸鸭蛋黄,经十多个小时蒸煮后出炉。
万宁和乐粽
和乐粽所用的糯米产在咸淡水交界处,因而略带天然咸味。糯米用蒜头、香油搅拌,加入农家猪肉制作而成。
儋州洛基粽
洛基粽又叫“那大粽”,馅料有猪肥肉、瘦肉、五花肉、鸡肉、咸鸭蛋、豆类、鱿鱼丝等,搭配不拘一格。其中,以添加咸鱼肉的洛基粽最为有名。
澄迈瑞溪粽
澄迈瑞溪粽用料讲究,选用的五指山上的粽叶、屯昌黑猪肉,以及澄迈九龙溪放养鸭产的鸭蛋等制作而成,口感软绵。
黎家三色粽
黎家三色粽用黄姜、鸡屎藤、红蓝藤叶分别将本地山兰稻米染成黄、黑、红三色,配上黑猪肉,用露兜叶包裹制作而成。
海口香草粽
香草粽风味独特,糯米用香草水泡满五个小时,使其香味浸入米中。剥开粽子后还能看到香草末,吃起来软香不腻。
三亚疍家粽
长期生活在海上的疍家人,包的粽子也具有独特的海洋风味,除了猪肉、咸蛋黄,也会放红鱼干、虾米增鲜,浓香四溢。
儋州篓篓粽
儋州粽子一般以迦叶裹制,篓篓粽则采用了野菠萝叶,米使用当地火山岩区的糯米,加上桑叶黑豆、跑海鸭蛋,以及儋州花猪肉制作而成。
琼海大路牛肉粽
海南很少使用牛肉作为馅料包粽子,而琼海大路镇则选取当地有名的大路牛腿肉,经过十余种香料腌制后,加入蛋黄裹制而成。
琼海烟塘鸡屎藤粽
琼海人不仅用鸡屎藤和面做出了远近闻名的鸡屎藤糖水,还将其加入粽子当中。鸡屎藤汁液泡过的糯米,与猪肉的组合格外清香解腻,非常有特色。
琼海箕粽
除了传统肉粽,琼海还有一种叫“箕粽”的粽子。箕粽体积较小,形状细长,多为三角形或圆锥形。箕粽内纯包糯米,吃时蘸以白糖,味道甜糯韧滑,口感纯粹清爽。
文昌凤会粽
凤会粽是以当地杂粮喂养的黑猪身上的五花肉,再加入咸蛋黄和优质糯米手工制作而成,味道醇正。
苗家五色粽
五色粽源于苗族特色小吃五色饭,色泽鲜艳。五色粽可热吃,也可冷吃,冷的粽子,虽然渐渐变硬,吃起来却很醇香。
陵水机粽
有别于肉粽,陵水的“机粽”没有馅料。晒干的椰子壳烧成“火雾”,加水按一定比例过滤成淡黄色水,将糯米浸泡其中。吃“机粽”时蘸上红糖,口感清爽甜趣。
临高新盈粽
临高新盈粽吃起来瘦肉弹牙无渣,肥油配合糯米的黏度和甜度,软糯可口。
白沙豆粽
白沙人喜欢在糯米里加入红豆裹成豆粽,丰富的口感使味觉的层次更加分明。
昌江乌烈粽和海尾粽
在昌江乌烈一带的粽子用的是本地的“乌烈糯米”,选用酱油腌制的超大块五花肉做馅。海尾一带的粽子会用黑糯米,选用鱿鱼干、小虾米等海鲜做馅,风味独特。
煎 粽
海南煎粽无需粽叶包裹,用白糖、虾米、干贝等食材与糯米混合煎制成,色泽金黄,外焦里嫩。
五指山花生粽
五指山猪肉花生粽,长条的粽子形状独树一帜,吃的时候很方便握在手里食用。
东方罗带粽
东方八所、新街一带包粽子常用野菠萝叶子包裹,用当地优质糯米加入各种配料制作而成。
乐东牛角粽
乐东牛角粽形似牛角,使用野菠萝叶子裹制,不仅造型独特,香气也独特诱人。
保亭山兰椰叶粽
山兰椰叶粽,用椰子叶编织成袋状,再放入当地极其珍贵的山兰糯米以及各种馅料裹制而成,米少馅多,食而不腻。
在海南过端午节
除了吃粽子
还有这些独具特色的小习俗
一起来看看吧~
01
洗龙水
海南许多地方都有着洗龙水的习俗。有这么一个说法,端午节这一天,天上的龙会下到凡间,从地上所有的水中经过,龙经过后,水沾染了龙气也就成为龙水,用来洗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不长痱子,也不得皮肤病。记得小时候“洗龙水”是洗头发,靠近海边的朋友就去海里耍一耍。
02
洗草药澡
洗草药澡几乎是和洗龙水同时进行的,在端午节中午12时前,家家户户都会用艾叶、菖蒲等煮上一锅水给小孩淋浴,保佑身体健康。还有些地方则有端午“点红泥”的习俗,洗完龙水后,老人们掏出一包红黄(也就是雄黄)的粉末或是雄黄酒,用手指挑上一些,或者和了水,抹在孩子们的眉心、肚脐、手掌和脚掌上,剩下的撒在各个墙角,以驱走毒虫。
03
做公
“做公”其实就是祭祖,海南琼北地区有端午节祭祖的习俗。端午节当天早晨,人们就准备好鸡、蛋、五花肉、鱼、酒、米饭等上香祭祖。
04
立鸡蛋
海南部分地区有立鸡蛋的习俗。相传端午节当天正午,是阳刚正气汇集之极,平日不易竖立的鸡蛋在此时可直竖在地上。如果在端午节当天正午的时候能将鸡蛋直立起来,表示未来的这一年会有好运的到来。 其实原理是于端午节当天,当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引力与地心引力相互拉扯,恰巧形成两股反方向的拉扯力量,从而作用在鸡蛋上,就容易使蛋直立起来。
05
系五彩线
五月初一,东方市民为了迎接端午节即将来临,每家每户都会到市场上买“五彩线”回去给家里的小孩系上,以图个吉利。相传,生母给孩子系“五彩线”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从各方面来共同抵御灾病,以保健康平安。
06
放风筝
万宁放风筝活动具有历史传统,和乐乐群村端午节有放蜈蚣风筝的传统。端午节前后是最佳时间,尤其端午节那天更热闹。人们祭罢祖先、吃过节饭,洗过艾水浴,便群出郊外观看放风筝。
07
染指甲
在定安、琼中等部分市县,端午节会给女孩子染指甲。把指甲花捣碎,放在指甲上,再用特有的叶子包住,用包粽子的麻绳绑好。关于端午染指甲,还有着这样一句俗语“五月端午染指甲,蝎子虫子不咬娃”。
08
躲端午
在东方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还有“躲午”避灾的说法。传说,五月初五的中午是个不吉利的时段,这个时间未满周岁的孩子要到姥姥家过端午,称为“躲午”,意为有外公外婆的保护,即躲开妖魔鬼怪的侵害。
09
不送粽
同样是在东方市,有些地方还有一个“不送粽子”的习俗。人们从五月初四上午就开始包粽子,一般都是在中午前包好。相传农历五月初四包粽子,是为了在农历五月初五把煮好的粽子拿来“祭祀”以表示对先人的尊敬。在这里,粽子是不能随便送人的。若这一年哪户人家有家人离世,这户人家端午节是不可以包粽子的,这种情况亲朋好友才能给他们送粽子。
10
喝鹧鸪茶
鹧鸪茶又称端午茶、五月茶。万宁人吃粽子后,都要喝鹧鸪茶解油腻,帮助消化。另外,农历五月游山玩水的人,挡不住热气的侵袭,喜欢喝鹧鸪茶解渴消暑。鹧鸪茶是解渴消暑的佳品。
11
穿新衣
陵水当地还有一习俗就是端午穿新衣,沐浴完后都会换上新衣服,寓意辞旧迎新。欢欢喜喜换新衣,就像过大年一样。
今年高考遇上端午假期
小编祝学子们:
端午吃粽
高考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