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永恒追求(图)

袁隆平的永恒追求(图)

2022-05-25 17:48:54 编辑:国艺 来源:天津日报
评论:0 点击量:0

《田间逐梦:共和国功勋袁隆平》一书从1953年夏天袁隆平大学毕业、赴安江农校任教一直写到了2020年6月底,时间跨度67年。并专门辟出《中国海水稻》一章,这也是迄今以来对中国海水稻的首次文学书写。

2017年初,袁隆平院士发布杂交水稻三大重点工程,向每公顷产量17吨的超级稻新纪录攻关。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同时,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评测专家对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在青岛白泥地试验基地的海水稻进行了测产,在灌溉用水盐度达到6‰的重盐碱地,最高亩产620.95公斤。这也是创历史纪录的。

2018年,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总计在全国推广海水稻10万亩,并布局千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另与阿联酋签订“绿色迪拜”合作项目,经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五国的专家对马尔莫姆沙漠耐盐碱水稻基地进行现场测产,最高单产为每公顷7.8041吨(约合亩产520公斤),这是全球第一次在热带沙漠试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大会,表彰了100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员,袁隆平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此外,袁隆平还获得了“2018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袁隆平荣获“共和国勋章”。这年,由袁隆平院士倡议发起成立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经李克强总理批示并责成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抓紧落实,于11月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建。全国海水稻试种面积扩大到10万亩。

2020年,袁隆平已年过九旬,他说:“我还想再活十年,十年后,第三代杂交水稻一定能夺得每公顷20吨的高产纪录,海水稻肯定能推广到1亿亩,中国人一定能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肯定!”他一向是不说满话的,但这次他说的是“肯定”。事实上,他早已不是在向世界挑战,而是在向自己挑战。

2020年12月,袁老一如既往奔赴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刚到三亚,袁老不顾旅途疲劳,就主持召开了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项目启动会。袁老从来不说一句空话,一开口就是:“我们在这个会议上把任务落实下来。”袁老很干脆,他带出来的团队也很干脆,大伙儿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好!”

第二天一早,大伙儿就踏着晨曦和露水下田了。以前,袁老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也和大伙儿一样天天下田。这次到三亚,大伙儿看他腿脚不便,都拦着不让他下田,他就在住所拿着高倍放大镜,一边观察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一边做详细记录,再和从田里归来的助手们交流。据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他老人家呆在家里,比下田还操劳,每天吃饭、散步,一直到临睡时,都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挖掘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怎么才能改良米质。

2021年3月10日,袁老在南繁育种基地摔了一跤,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经过20多天的治疗,一直不见好转,于4月7日转到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袁老躺在病榻上,思维一直很清晰。

袁隆平先生一生很少进医院,这还是他第一次住这么长时间的医院。而他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稻田里的禾苗。每天,他都要询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告诉他是28摄氏度,他一下子急眼了,说:“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袁老急,医务人员也急,他们担心焦虑会影响袁老的病情,“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了,还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5月22日上午,袁老的生命体征又一次出现危急情况。经全力抢救,一度有所转机,但到了中午时分,袁老又一次进入了昏迷状态。为了唤醒老人,家人在床边唱他喜欢的《红莓花儿开》,这是袁老从大学时代起就情有独钟的俄罗斯经典名曲,家人期盼他能在这深情的歌声中睁开紧闭的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13时07分,那跳动得越来越微弱的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这个笑称自己是“90后”的老人,就这样平静地走了。

世上没有永生之人,但有永恒的追求。迄今还没有谁像袁隆平这样,通过一粒种子把数以亿计的苍生从饥饿中拯救出来,他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是无与伦比、难以估量的,对于今天以及未来的世界和人类,他的名字和他所做的一切,必将成为人类最永恒的价值。


视听海南台手机客户端